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门诊排班
门诊排班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
收起
oprate_icon_09.png
对中医的心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21-08-16 09:28
  

心、肝、脾、肺、肾的“五脏”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中医的脏腑名称与西医的脏器虽然相同,但是在生理、解剖、病理等方面的含义却有极大的差别。在西医理论中,哪个脏器出了问题就单独进行诊治,而中医“五脏”是一个生理、病理上的综合概念,注重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在诊治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俗话讲,心病还需心药医,中医讲,心主神明,有主血脉,舌为心之苗,血汗同源,到底什么是神明,舌头跟心脏的健康又有什么关联?如何从汗液来发现心脏问题?

1  中医对心的生理功能描述

西医的心即指心脏,心病主要指冠心病、心梗等疾病。而中医所讲的心病,基本包括了西医讲的心脏疾病,和部分中枢神经、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病变。

1.1  心主神明——相当于部分大脑皮质的功能。《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忧愁思虑则伤心。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1.2  心主血脉——相当于部分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内经》诸血皆属于心。心者,其充在血。

2  心脏形态结构

中医学对心脏的形态、位置早有描述“心为牡脏其色赤“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心之外体圆滑内空如囊……中有直肌隔之故有左房、右房之称。左右半截又有横肉间之故有上房下室之号。中有门户自能开合”。

中医心脏描述与现代人体解剖学基本一致心脏是一个运动的器官色赤红形似未开荷花倒置的圆锥体位于两肺之间气管交叉之下膈肌之上。心脏内部被房中隔、室中隔及左右房室口而分为四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左房室口有二尖瓣右房室口有三尖瓣。当心室收缩时阻止血液逆流入房。在肺动脉口和主动脉口分别有三个半月瓣组成的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在心室舒张时关闭以阻止血液逆流入室。

3  心脏生理功能

3.1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中医的“心”称之为心系相当于实指西医的循环系统。如心之系与五脏之系相连输其气血。它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整个密闭的循环系统。

心主血脉这句话的含义,指血液在心脏收缩的推动下经动脉及其分支分布全身借毛细血管联系五脏六腑再由静脉回流心脏如此周而复始。心脏是心系的中心动力器官相当于水泵的作用。

心气-相当于每搏输出量指心脏收缩功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循环不息。心气旺盛 (心功能正常)、心血充足则脉搏充盈有力面色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如心力衰竭、虚脱、休克、心肌梗塞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出现脉搏细沉、微弱面色苍白无华。当血脉运行不畅、血液瘀滞如严重休克、心衰、心律失常 (频繁早搏、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则出现面色青紫、脉象结代或弦涩。

3.2  心主虚里--虚里脉

虚里脉,实指心脏本身跳动在左乳下心尖搏动处观察。心尖搏动是西医心脏望诊的重要内容中医也极为重视,除望诊外还包括触诊。如正常人“虚里脉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搏动范围不大搏动 60-100次/分节律一致

在休克、心肌炎时“虚里脉动微不显宗气内虚”(即心肌收缩力下降、搏动微弱)。若“动而应衣(隔衣可见)或节律紊乱(如各种心律失常),为宗气外泄之象。

动而弹手洪大搏指相当西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症贫血、甲亢等脉压差大时属危重症候虚里脉绝心跳停止宗气绝也必死。

3.3  心主神明--管理知觉、情感、思维意志

神明即神志意识知觉、情感、思维意志等精神活动属西医大脑功能。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一刻也离不开血液的需要只要心血充足濡养脑髓才能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完全符合现代医学对大脑功能的认识。

脑细胞对缺氧极为敏感大脑血氧供应不足 (不论属于哪种类型缺氧) 均将导致脑的功能和代谢改变甚至出现脑组织形态结构发生异常。

3.4  心血不足--轻度脑供氧不足

轻度脑供氧不足(中医所指心血不足)即可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思维迟钝精神委靡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候。

3.5  心血瘀阻--心源性脑缺血发作

若心血衰少或 运行阻滞(如心源性脑缺血发作、严重休克、心衰栓塞、血栓形成、一氧化碳中毒等)可出现健忘、不省人事、昏迷等症状。

3.6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外候。心的病症往往可从舌头的活动,颜色上反映出来。血虚症(各种原因贫血)时,舌质淡白。血热 (各种热性病 )时,舌质红绛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或舌体糜烂。血瘀内阻 (如心力衰竭、出血性疾病) 时则舌质紫暗或出现瘀点瘀斑。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 (如脑血栓形成、中暑)舌犟、语言不畅等。

3.7  心主汗--血汗同源

汗在现代医学中是调节体温的组织,受下丘脑和植物神经控制。中医的“汗乃心之液”乃取类比象,指汗与精神紧张和血管扩张相一致的生理过程完全符合现代科学理论。

人体皮肤有 25 万个汗腺受交感神经支配当血液及皮肤温度升高、精神高度紧张时会反射地作用于下丘脑中枢引起汗腺分泌增强汗液蒸发散热增加。出汗过多会引起血容量减少这就是中医的“血汗同源”。

血虚津亏的病人不能用汗法。出汗过多的病人也不宜用耗血药物这是中医临床的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