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门诊排班
门诊排班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
收起
oprate_icon_09.png
冠心病的中西医防治学习=
发布时间:2021-12-29 17:3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而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灵枢·五邪》最早提出“邪在心,则病心痛”,后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曰:“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明确提出了“胸痹”这一病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疾病负担较大,而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昭示了“防重于治”的医学思想,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因此,认识并了解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一、疾病的三级预防

人的健康问题的出现,是一个从接触健康危险因素、机体内病理变化从小到大,最终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统称为三级预防(three levels of prevention)。

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指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体的措施、环境的措施。也就是在疾病没有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临床前期预防。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早工作),故又称“三早”预防。它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所进行的阻止疾病进展、防止蔓延或减缓发展的主要措施。传染病做好早报告、早隔离。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临床预防。对已患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伤残者促进早日康复的措施,使其恢复劳动力,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保存其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劳动价值的能力。

二、冠心病的三级预防

1、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指的是治未病

指在没有得冠心病的人群或冠心病发病高危人群中,进行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指导,避免冠心病的发生。

2、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指的是治已病

对已经确诊冠心病的患者人群,为了防止心梗、心衰、心律失常、猝死等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冠心病的二级预防ABCDE原则包括:

A:应用阿司匹林和ACEI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治疗;B:应用β受体阻滞剂,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C:戒烟和控制血脂,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D:控制糖尿病,均衡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E:在科学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运动,同时通过教育患者使其学习掌握冠心病的常规的知识和相关的药物的应用常识。

3、冠心病的三级预防指的是积极治疗冠心病并发症,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冠心病的防治

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部分。“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还未发生时提早采取措施以防治其发;“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后,采取措施以防其传变;“瘥后防复”是指康复以后注重预防保健,防止其复发。

未病先防。《丹溪心法·不治已 病治未病》云:“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 于无疾之先。”此处可见,摄生之理当未病先防。(1)顺应自然。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需要顺应自然,增强正气,避免邪气侵犯,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冠心病患者应当顺应时节,养生保健,控制危险因素,由此减少发病率。(2)调摄精神《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曰:“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由此可见,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提高人体的正气,增强人体的抵抗力。(3)护肾保精。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肾中精气是激发生命活动和脏腑功能的原动力。若肾精充足,则肾气充沛,气血调和,身体健旺。因此预防冠心病,理应补养肾中精气。(4)形体锻炼。人体通过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抵抗病邪。合理的运动有助于增加肌肉量和血管的弹性,提高心血管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脂肪及胆固醇的代谢。(5)合理膳食。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正常功能。合理膳食,可减少危险因素,远离疾病。因此,预防冠心病应做到饮食有节,防止病从口入。

既病防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邪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因此,早诊断,早治疗,使疾病在初期即被治愈,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初被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西医以口服药物调脂、稳定斑块为主。中医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辨证论治,病证结合。在冠心病治疗主要以中药汤剂为主,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益气活血、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益气温阳等治法,配合针灸、穴位贴敷、耳针等外治法。

瘥后防复。冠心病患者缓解期主要以本虚为主,因此瘥后首当固其根本,补益脾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调补脾肾,使水谷精微营养四肢百骸,充养先天之精,肾精充足,则人体生机旺盛,不易受邪,疾病不易复发。次当化痰逐瘀,活血通络。如朱丹溪所提:“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水湿运化无力,聚湿成痰,而致胸阳不振,痰阻血瘀,心脉痹阻。化瘀通络,则胸痹不再发。最后当调畅情志,摄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