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名称】消渴病类案
【姓名】王某某
【性别】男
【首次就诊日期】2022.06.27
【主诉】糖尿病病史10年余,腰膝酸软,自汗乏力2周。
【现病史(刻下症)】患者发现血糖增高至今10年余,平时服用二甲双胍及格列吡嗪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尚可。2月前开始出现腰膝酸软,自汗,肢寒畏寒,记忆力减退,纳呆乏力,腹胀便溏等症,现就诊我院门诊。症见:神清,精神疲惫,面色不华,腰膝酸软,自汗出,夜尿频多,大便稀溏,纳寐差,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
【辨证要点】消渴病类,腰膝酸软,自汗,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
【中医诊断】消渴类病(脾肾两虚证)
【治则治法】益气固表,温补脾肾
【中医治疗方案】玉屏风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防风10g,黄芪30g,苁蓉20g,山茱萸30g,山药15g,鹿角霜30g,补骨脂10g,沙苑子10g,巴戟天10g,淫羊藿12g,益智仁10g,枸杞子20g,辛夷6g,黄精20g,酸枣仁15g,炙甘草10g,陈皮12g,炒白术20g。
水煎温服,水2.5碗煮8分,渣两碗煮7分,一日两次,5剂。
【按语】本证以脾肾阳虚为特征。脾气虚弱,表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自汗;脾阳虚弱,不能运化水谷,水湿内停,故纳差,便溏;肾阳不足,不能温煦,则腰膝酸软;肾阳虚弱,不能化气行水,水液直趋下焦,津不上承,故消渴,小便清长;脑为髓海,肾精不足,不能生髓冲脑,故健忘。方中黄芪甘温,内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为臣药,佐以防风、辛夷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山茱萸、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脾、肾三脏之阴,阴阳相生,刚柔相济,使肾之元气生化无穷,苁蓉、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鹿角胶、沙苑子、益智仁、黄精等补肾阳,再佐以酸枣仁收敛养阴,陈皮健脾开胃,理气化湿;炙甘草补气调中,为佐使药。全方共奏益气固表,温补脾肾之功。
【关键词】消渴类病,脾肾两虚,玉屏风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