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见于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呬以解极。”
唐代时期
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陶氏六字诀的吐纳法进行了发挥,采用“大呼结合细呼”的呼吸锻炼方法。道教学者胡愔《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泄图》改变了六字与五脏的配合方式,改肺“嘘”为肺“呬”,改心“呼”为心“呵”,改肝“呵”为肝“嘘”,改脾“唏”为脾“呼”,改肾“呬”为肾“吹”,另增胆“嘻”之法 。
宋代时期
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中六字诀理论与方法的论述是历史上最详细的,对呼吸和读音方法作了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毕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另外,还增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
明代时期
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胡文焕的《类修要诀》和高濂的《遵生八笺》等著述中都有记载。
《去病延年六字法》总诀记载:“肝若嘘时目睁精(精同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这是最早的六字诀配导引动作的记述。
《遵生八笺校注·延年去病笺》的《四季却病歌》中记载:“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定收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这就将六字诀与四季养生结合起来了。
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活血、消食导滞等功效和作用。
六字诀为吐纳法,可以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并通过呼吸的方式诱发和调动脏腑的功能,包括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对于缓解失眠健忘、食欲不振、胸肋胀闷、肌肉萎缩,腰膝酸痛等症状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嘘字诀发音
嘘,读(Xū),平声,为牙音,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上,上下齿有微缝。
动作要领:
1.伴随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
2.两眼反观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呼气尽,伴随吸气动作,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
3.再做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做完一遍,做一次调息。
嘘字诀功效:平肝气
适用于视物不清、疲劳,胁肋胀满疼痛,情志抑郁、易怒,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型眩晕等症属肝经功能异常者。
呵字诀发音
呵,读(Hē),平声,属舌音。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
动作要领:
1.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平双眼。
2.呼气尽,伴随吸气过程,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行第二次吐字。
3.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做完一遍,做一次调息。
呵字诀功效:补心气
适用于心悸、胸痛、失眠、健忘、盗汗、舌强语謇等症属心经功能异常者。
呼字诀发音
呼,读(Hū),为平声,属喉音。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动作要领
1.呼字时,两掌向前拨出后,外旋内翻,转掌心向内对肚脐,指尖斜相对,五指自然张开,两掌心间距与掌心至肚脐距离相等;目视前下方。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缓向肚脐方向合拢,至肚脐前约10厘米。
2.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向外展开至两掌心间距与掌心至肚脐距离相等,两臂成圆形,并口吐“呼”字音;目视前下方,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缓向肚脐方向合拢
3.再以同样要领,作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做完一遍,做一次调息。
呼字诀功效:培脾气
适用于纳呆,腹胀、泄泻、乏力,痿症、痰湿肿满等症属脾经功能异常者。
呬字诀发音
呬,读(si),为平声,属齿音。口型为两唇微后收,下颌微合,上下牙对齐,舌尖轻轻抵在下牙齿内侧。
动作要领:
1.呼气念呬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与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
2.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如此重复六次,调息一次。
呬字诀功效:补肺气
适用于咳喘、心烦、掌中热等呼吸系统疾病症候主治肺经功能异常。
吹字诀发音
吹,读(chuī),为平声,属唇音。口型为撮口,唇出音,舌尖先抵住上齿内侧,然后两唇闭合,舌尖放平,最后两唇再微开,舌尖放平轻抵住下齿内侧。、
动作要领
1.呼气读吹字,足五趾抓地,足心空起,两臂自体侧提起,绕长强、肾俞向前划弧并经体前抬至锁骨平,两臂撑圆如抱球,两手指尖相对。
2.身体下蹲,两臂随之下落,呼气尽时两手落于膝盖上部。下蹲时要做到身体正直。
3.呼气尽,随吸气之势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垂于身体两侧。共做六次,调息。
吹字诀功效:补肾气
适用于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萎、早泄、子宫虚寒等症属肾经功能异常者。
嘻字诀发音
嘻,读(Xī),为平声,属牙音。口型为两唇微启,舌稍后缩,舌尖向下。有怡然自得之貌。
动作要领:
1.呼气念嘻字,足四、五趾点地。两手自体侧抬起如捧物状,过腹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并向头部托举,两手心转向上,指尖相对。
2.吸气时五指分开,由头部循身体两侧缓缓落下并以意引气至足四趾,为足少阳胆经足窍阴穴,同为少阳经脉,通达上下趾端。重复六次,调息。
嘻字诀功效:理三焦
适用于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咽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
实施原则和注意事项
1.做好患者身体功能评定,制定相应的六字诀训练方案。
2.树立患者康复的信心,坚定训练决心,及时纠正不正确发音。
3.选择适宜的练习环境,避免在雷电,雨雾气象恶劣气候下练习。
4.身体虚弱的患者不宜练习。《医学入门》指出:“至于六字气,虽能发散外邪,而中虚者,忌”。故虚证忌用。
5.练习过程中如出现虚汗,头晕等情况,应暂停练习,立即休息。
6.训练计划要系统有规律性,保证每天运动量,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