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血压。高血压定义: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分级: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2.高血压病的致病因是什么?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多种病因相互作用导致的,这些病因可概括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包括精神应激,吸烟,饮酒,摄盐过多,摄钾过少,高蛋白质摄入,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药物等亦可引起高血压。
3.高血压病会导致哪些严重的后果?
高血压病早期多无症状,少数人可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或鼻出血等症状。高血压还会导致一些重要脏器的损害,出现脑中风(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性痴呆,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损害,肾脏疾病,尿毒症,眼底血管硬化及出血,甚至失明,周围血管病如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后果。
4.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
西医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和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五类,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复方单片制剂。
降压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1)起始剂量: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根据需要逐渐增加至足剂量。
(2)长效降压药物:能够有效控制24 小时血压,平稳控制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3)联合治疗:对血压≥160/100 mmHg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
(4)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合并症的不同和药物疗效及耐受性,以及患者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个体的降压药物。
中医方面,高血压属于“眩晕”,证型分为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窍证等。根据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的治疗原则,虚证予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实证予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可配合中医膳食,中医外治如穴位艾灸,中药穴位贴敷,中药浴足,药枕等治疗。
5.高血压病如何预防?
(1)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摄入日盐量应少于6克;
(2)合理膳食:低盐、低脂、低热量、富含维生素、钾、膳食纤维;
(3)适当锻炼,如传统的八段锦、太极拳、健身操、健身舞、步行等,控制体重,注意防寒保暖;
(4)戒烟限酒: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大量饮酒亦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5)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轻松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专家简介·

杨顺良,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漳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诊疗,是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分会、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康复分会委员。
来源: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