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门诊排班
门诊排班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
收起
oprate_icon_09.png
在石膏上手绘卡通,这里的骨科医生“哄娃”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3-04-12 10:38
   
微信图片_20230407145159.jpg
吕辰玮手术前为孩子作画 
  

厚重的石膏和可爱的卡通画很难让人联想在一起。在漳州市中医院小儿骨科的病房里,两者却巧妙地融合,成为医生的“哄娃”妙招,止哭良药。小白马、绿巨人、蝴蛛侠、哆啦A梦等卡通形象给 “冰冷” 的病房带来阵阵温暖。

当儿童做完手术后,石膏上的卡通画一下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让他们暂时忘记疼痛。最早在石膏上作画的是小儿骨科副主任医师吕辰玮。两年来,他画了上百幅卡通画,拉近医患间的关系,用卡通画抚慰孩子的心理创伤。在吕辰玮的带动下,科室的其他护土医生也加入了作画“哄娃” 的行列。

初见吕辰玮,他正在病房里检查患者的伤情。平易近人、容易相处是吕辰玮给人的第一眼感觉。他身材微胖,圆圆的眼睛,说话轻松诙谐。“现在手还疼吗?手臂上画的梦奇还喜欢吗?” 吕辰玮询问一位9岁男孩小北(化名) 手肘的恢复情况。小北手肘骨折刚做完手术。平时喜欢玩王者荣耀的他,看到手臂上的游戏角色很开心,跟医生聊了起来。

微信图片_20230407145334.jpg

 吕辰玮在病房询问小患者恢复情况 

“卡通画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与焦虑。” 吕辰玮介绍他作画的初衷。“画画是我的兴趣爱好,没想到还能在工作中起作用。” 最初,吕辰玮只在石膏上画黑白色的简笔画,慢慢地演变成有颜色的卡通画。“画板” 也从石膏扩展到医用胶布。

“很多患者手肘骨折后会缠着绷带,我会把画好的胶布贴在上面。”

吕辰玮作画只需10分钟左右,术前他提前来到手术室,利用等待时间作画。有时他也会在手术后,利用麻醉后观察期为患者作画。吕辰玮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喜好去挑选卡通角色作画,画作的下方还会加一些加油鼓劲的话语。

微信图片_20230407145353.jpg

吕辰玮作画的趣闻在患者间慢慢传开。“有时孩子会跟我说喜欢哪个卡通形象,让我画上去。”吕辰玮告诉记者,一年前,一位患有脆骨病的6岁孩子要求他画一只小老虎。“只要你配合医生的治疗,好好康复,我会好好给你画。” 手术后,吕辰玮完成了他与孩子间的约定,在石膏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小老虎。回到病房后,孩子看到小老虎,询问:“为什么老虎没有牙齿呀?”吕辰玮被这充满童真的问题逗笑了。他笑着回答:“因为他还是一只小老虎,没长牙。”病房里充满了笑声。让孩子忘记了疼痛,也缓解了家长焦虑的情绪。

“吕医生的卡通画在孩子和家长中很受欢迎,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医从性。我们工作也更顺畅。” 骨伤区护士长简丽敏告诉记者,卡通画成了 “镇哭良药”,护士换药、打针、检查,孩子的配含度都很高。当手术室里的孩子不配合时,护土和麻醉师有时也会“许诺”做完手术后,会给孩子面一幅卡通漫画。“听到能有自己喜欢的卡通漫画形象,很多孩子都乖乖配合手术。”简丽敏说,很多孩子在拆完绷带后还把贴着的卡通画带回家。

微信图片_20230407145345.jpg

“一切为了孩子”是我们科室医护人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画‘哄娃’ 也是和谐医患关系的一个缩影。” 吕辰玮告诉记者,在“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病房里的孩子还能收到医护人员送上的蛋糕、玩偶等礼物。未来,吕辰玮和他的同事还将继续为患者作画,一切为了孩子。

  

来源: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