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会,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骨伤科共投稿10篇,均被收录采用,其中大会发言2篇,电子壁报5篇。范纯泉、吴世龙、沈毅弘、曹旺烽四位医师受邀前往武汉参会。

范纯泉副主任医师就发表的《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在大会发言,聚焦脊柱微创单侧双通道(UBE)技术领域,通过详细的病例分析、数据展示以及技术操作要点讲解,深入浅出地阐述了UBE技术在脊柱疾病治疗中的显著优势与应用前景,赢得了在场专家的高度认可与热烈掌声。
他表示:“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小的创伤、更快的恢复,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探索与创新,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与更多同行携手共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曹旺烽主治医师也在会上就《计算机导航定位联合张力测量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近期疗效》进行汇报发言,分享了其团队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生动展示了计算机导航下更精准、更安全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最大限度减少术中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吴世龙副主任医师在骨折创伤领域发表的《活血舒筋汤联合机器人导航下髓芯减压植骨治疗股骨头早期坏死》《Ganz 入路联合机器人导航治疗合并骨颈骨折的复杂PipkinⅣ型骨折》《经腓骨头上入路和改良的Frosch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对比研究》三篇文章均被大会录用,并作为电子壁报展示。他详细阐述了其团队如何运用先进的手术技术与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手术台上争分夺秒地与死神博弈,为患者赢得生命的希望,最大程度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吴世龙副主任医师还介绍了其在微创手术技术联合机器人应用于创伤手术方面的开创性探索。通过精准的定位与精细的器械操作,该技术在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者康复周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创伤手术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沈毅弘主治医师关于《单侧双通道内镜系统下Key-hole术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临床疗效》的文章也被作为电子壁报在大会上展示。他详细介绍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微创治疗方案,通过对大量病例的深入分析,展示了如何运用先进的微创技术精准处理该类病例,在确保手术疗效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得到了参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此次大会,我院骨伤科不仅展示了深厚积淀与卓越成就,也进一步提升了科室在全国学术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未来,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希望与福音。
漳州市中医院骨伤科简介
漳州市中医院骨伤科创建于1956年,由福建省名老中医章宝春开创,中西并重、与时俱进,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一体,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也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确认的“中医骨伤名科”。现专科门诊量近5万人次,年手术量4千多台,科室分为四个病区,共200张病床,设六个专业组——脊柱组、关节组、正骨组、足踝手外组、小儿组、骨伤康复组及运动医学治疗中心。科室人才梯队合理,拥有高级职称3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博士2人,硕士26人。
作为以中医为特色的骨伤专科,一方面,科室始终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继承总结章宝春的学术经验,先后出版了《多层小夹板固定法》《章宝春伤科经验》《食用伤科药膳425秘》等多本有较强专业性、应用性的中医骨伤科专著。同时,科室始终传承章氏正骨、推伤、理筋等行之有效的传统技术,消肿活血方、接骨丹、紫金片、杜仲片、当归膏等特色方药更是在数十年来得到优质的临床运用。在学科带头人林石明院长、谢强主任医师及各病区主任的带领下,我院骨伤科采用“章氏”手法整复、无痛骨折手法整复、多层小夹板固定,配合内服中药、外用洗伤、推拿等治疗手段,以及独具中医特色的中医康复护理,治疗四肢骨折脱位,疗效卓著,费用低廉,在闽南地区享有盛誉。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继承传统正骨手法、多层小夹板固定的基础上,科室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诊疗新技术,引进“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成功开展脊柱骨折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腰椎微创融合、脊柱侧弯矫形、脊柱肿瘤减压内固定、复杂骨盆髋臼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小儿骨科截骨矫形等手术近600例,填补漳州地区多项技术空白,推动我院中医骨伤诊疗更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院骨伤科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主持课题40余项,厅级以上课题20余项,主编专著及参编2本,获中华中医药学会著作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学会奖励多项,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多项,承担多项省、市级相关科研课题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