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1日是
第25个世界睡眠日
今年的主题是
“健康睡眠,优先之选”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
人们或是为了工作
或是为了学习
又或是为了娱乐
总是不知不觉地开启熬夜模式

大家都知道熬夜不好、有害健康,但具体几点不睡算熬夜?熬夜有什么具体危害?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李雪琴将为读者解答这些问题。
主讲专家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从事脑病科临床27年,擅长失眠、头痛、眩晕、中风、焦虑抑郁症等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漳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问题解答
1.几点不睡算熬夜?偶尔一次熬夜对身体有影响吗?
一般来说,晚上11点以后睡觉算熬夜。晚上11点到凌晨2点之间是免疫调节的黄金时间,若此时还没入睡就算是熬夜。偶尔熬夜一次危害不是特别大,第二天患者经过补觉和患者自身调整,精力能够得到很快的恢复。
2.经常性熬夜会引发哪些问题?
①神经精神系统问题
熬夜次日会出现头昏脑胀、疲劳、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症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错。时间长了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易怒、健忘、焦虑不安、神经质等问题。
②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量比常人高
长时间熬夜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量比常人高,使新陈代谢的压力大增,血糖升高,脂代谢紊乱,患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的机率增加。现实生活中因熬夜过度疲劳导致猝死亦常有报道。
③肝脏受损
熬夜伤肝,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肝胆经当令,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熬夜,就会导致肝脏的修复受影响,肝脏的解毒及疏泄功能减弱。
④免疫力下降
经常熬夜机体无法得到有效的自我修复,感冒、胃肠道疾病、过敏性疾病更容易发生,患癌机率亦增加。
⑤内分泌失调
容易导致肥胖,女性月经失调,男性精子的质量、数量以及成活率下降等。
⑥皮肤问题
由于褪黑素能抑制黑色素沉积,保持皮肤光泽和弹性,熬夜会减少大脑中褪黑素的分泌,皮肤会变得粗糙、暗沉。内分泌失调会使皮肤尤其是年轻人的皮肤容易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黑斑等。
⑦视力下降
经常熬夜,眼睛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引起视疲劳,从而导致视力下降,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
3.经常熬夜后,补一觉就行吗?睡得越多越好吗?
从生理学角度看,补觉并不能消除熬夜后的伤害。熬夜后补觉,打乱了人体受光照影响的正常昼夜节律。生物钟的紊乱,干扰了大脑正常有规律的工作,进而造成人体内各种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紊乱。我们每晚的睡眠要经历几个“深睡眠”过程后,才能使人充分消除疲劳感,得到充分恢复。白天的补觉,会受到声音、光线、空间等各种环境影响,很难进入“深睡眠”,基本上是碎片化的“浅睡眠”,而且是在醒与浅睡之间交替,使机体在放松和紧张间来回转换,不仅得不到充分的恢复,反而越睡越累。
同时,“睡得越多越好”的说法也不对。睡得过多,睡眠质量反而更差。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循环减慢,养分和氧气对大脑的供给大大减少。睡眠时间过长,脑细胞和肌体的缺氧状态就越久,引起机体活动力下降、思维迟钝,从而导致机体乏力、疲劳。另外,睡得过多也会使体内过久缺水、血液黏稠,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一般所需睡眠时间为:青年人(18-25岁)7-9小时;成年人(26-64岁)7-9小时;老年人(65岁以上)7-8小时。结合褪黑素的分泌高峰期是晚上11点到凌晨4点,建议成年人晚上11点入睡,早上5-7点起床。
当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生活习惯不同,不能绝对通过睡觉时间多少来衡量健康水平,只要睡后起床精神好就行。如果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偶尔熬夜一次问题不大,但长期熬夜对于身心会造成很大影响。
4.如何保证优质睡眠呢?
①作息规律
维持规律的睡眠作息,每天按时上床入睡及起床。
②不强行入睡
不要强迫自己入睡,如果躺在床上超过三十分钟仍然睡不着,就起床做些温和的活动,直到想睡了再上床。
③避免让床或卧房成为其它活动的场所
如看电视、打电话、刷手机。
④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房间安静、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床垫枕头舒适。
⑤餐后饮食
晚餐后禁喝咖啡、茶 、可乐、酒及抽烟,不过多饮水。
⑥规律运动
每天应规律运动,睡前宜做放松身心的活动,如泡热水澡、肌肉松弛及调息运动,切忌睡前两小时进行剧烈活动。
⑦睡前一小时
不主张看手机或电视等电子产品,调暗家中灯光亮度,有利于产生睡意。
⑧睡前助眠小妙招
睡前可以喝一杯温牛奶或吃点小点心,但不宜吃太饱。用热水泡脚,有助于入睡。
⑨调整好心态,学会减压
有规律及充满活力的生活,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来源:漳州市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