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叶茯苓粥的形成源于古人“药食同源”理念,结合了闽南地区夏季湿热的气候特点。《神农本草经》中将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日华子本草》载荷叶“止渴,落胞破血,治产后口干、心肺躁烦”。《食疗本草》中强调荷叶“破血”与“解暑”功效,提及以荷叶煮粥可“轻身益气”。《饮膳正要》记载宫廷药膳中常用茯苓配伍粳米,认为其能“补中益气,除湿利窍”。茯苓被推荐用于“补五劳七伤”,与荷叶、粳米同煮成荷叶茯苓粥可健脾益气、清暑化湿,其历史传承与夏至养生需求高度契合,堪称节气药膳的典范。
夏至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节,此时暑热渐盛、湿气弥漫,人体容易出现耗气伤津、脾胃虚弱、湿热困阻等问题。而荷叶茯苓粥恰好针对夏至的气候特点和人体需求,成为这一时节的养生佳品。
食材:荷叶一张(或干荷叶10g)、茯苓1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和洗净的粳米加入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加入白糖即可。
药师点评
荷叶味苦、涩,性平,归心、肝、脾经,具有清暑化湿的作用,对暑热、暑湿引起的烦躁口渴、腹泻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湿气重会导致脾脏无法正常运化,荷叶能够起到升发清阳的作用,从而改善全身的气血,缓解头晕目眩、乏力等不适。此外,荷叶还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对血热造成的吐血、鼻出血、咳血以及月经量过多、排便出血也能起到治疗作用。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作用。现代药理研究称茯苓含多糖类,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辅助抗肿瘤等作用。粳米性平,味甘,归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调和药性等作用,可减少荷叶苦涩,增强茯苓补益之效。《食鉴本草》载其有“补脾胃,养五脏,壮气力”之效。
因此,荷叶、茯苓与粳米同煮粥可健脾益气、清暑化湿、宁心安神,其融合了“清补兼施”的中医智慧,既顺应夏季 “湿热交蒸”的气候特点,又符合中医 “春夏养阳”(护脾胃阳气)的养生原则,堪称“暑湿季的黄金粥方”。
适用人群
1.湿热体质者:症见头面油腻、口苦口黏、肢体困重、小便黄赤、大便黏滞人群。
2.脾虚湿盛者:症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容易腹胀、大便溏软者。
3.暑热烦渴者:症见夏季易中暑、口干舌燥、心烦气躁、易出汗人群。
4.肥胖或高脂血症者以及轻度水肿者。
禁忌人群
1.阳虚怕冷者(如常年手脚冰凉、喜热饮、易腹泻)慎用,荷叶性平偏凉,可能加重虚寒。
2.气血虚弱者(如面色苍白、气短乏力)不宜长期单用,需搭配补气养血食材(如红枣、山药)。
3.孕妇慎用:荷叶有轻微活血作用,茯苓利水,可能影响胎元(如需使用,应咨询中医师)。
4.低血压患者、肾功能不全者、严重脾虚久泻者忌用。
注意事项
1.不宜空腹大量食用,荷叶略有收敛性,可能刺激胃黏膜。
2.不与寒凉食物同食(如西瓜、绿豆、冷饮),以免加重寒湿。
3.女性经期慎用,荷叶有轻微活血作用,可能增加经量。
【温馨提示】此粥虽是夏季祛湿解暑的经典药膳,但需根据体质调整,必要时请咨询中医师辨证施膳,避免盲目进补。
大家可通过漳州市中医院互联网医院
【便捷配药】功能在线开具
还能邮政快递上门(芗城区、龙文区、高新区免配送费)
线上开方流程
1.搜索关注“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点击【便民服务】,进入【互联网医院】

2.点击【便捷配药】进入药膳方售卖页面

3.选择所需的药膳方

4.填写购买数量及取药方式(可快递配送上门或到古城名医馆自取)

5.结合实际情况填写问卷,提交后系统会自动判别是否符合购买条件。

6.申请成功后,点击【立即结算】进行费用结算。

7.进入费用结算页面,若选择快递配送上门,需填写收货地址,点击【立即结算】即可完成购药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