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门诊排班
门诊排班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
收起
oprate_icon_09.png
【每周一膳】熬夜久坐腰不好?这碗汤建议你常喝!
发布时间:2025-09-10 09:17

微信图片_20240821114341.jpg

巴戟天黑豆炖猪尾骨源自闽南"以形补形"的食疗智慧,融合了补肾壮骨与祛湿强筋的养生精髓。唐代《食疗本草》首载巴戟天"安五脏,补劳伤",明代《本草纲目》更详述其"补肾阳,强筋骨"之效,巴戟天在道教典籍中被视为"补肾仙草",认为其能"补先天元气,壮筋骨"。而闽南人自古有"以尾补尾"的食俗,认为猪尾骨能"通督脉,利腰脊"。清代《岭南采药录》记载:"巴戟天炖猪尾,可治湿痹腰痛,久服轻身。"闽南人将巴戟天、黑豆与猪尾骨结合,以"三煲四炖"的慢火煨制方式,使药性充分释放,形成"补而不燥"的经典汤品,起到了“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的协同作用,几乎是为闽南人的体质和生活环境“量身定制”的。

微信图片_20250904100938_395_383.jpg

巴戟天黑豆炖猪尾骨

材  料  

猪尾骨500克(需带尾椎),巴戟天30克,黑豆50克(提前浸泡),杜仲15克,核桃仁20克,生姜5片,陈皮1片,米酒50毫升。

做  法  

猪尾骨焯水后煸炒至微黄,巴戟天用米酒浸泡30分钟;黑豆干炒至裂壳,与所有药材装入纱袋;所有材料入砂锅,加清水2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3小时;去药袋,加盐调味,饮汤食肉与黑豆。

适用人群

1.肾阳虚者:症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性功能减退;

2.风湿痹痛者:症见关节冷痛、屈伸不利,遇寒加重;

3.产后腰痛者:帮助恢复腰椎生理曲度;

4.中老年骨质疏松者:辅助改善骨密度。

注意事项

1. 阴虚火旺者(口干便秘、潮热盗汗)慎用;

2. 湿热内蕴者(舌苔黄腻)慎用;

3. 忌与浓茶、萝卜同食,影响药效吸收;

4.高血压患者需去杜仲;

5.痛风发作期禁用。

药师点评

个人照-医院百草园.jpg

林汉钦  副主任中药师

巴戟天性微温味辛甘,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效,现代研究证实其含蒽醌类成分,能促进骨形成蛋白分泌。猪尾骨性平味甘,富含胶原蛋白与骨髓,《随息居饮食谱》载其"补髓养筋,利腰膝"。黑豆性平,味甘,归脾、肾经,活血利水(《本草纲目》载"黑豆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祛风解毒(《食疗本草》称其"主中风脚弱,解诸药毒"),补肾滋阴(《本草汇言》强调"煮汁饮,能润肾燥")解巴戟天燥性;杜仲性温,味甘、微辛,归肝、肾经,增强补肝肾作用;核桃仁润燥防上火。

此汤深谙"补肾不燥、强筋不滞"的中医精髓,功效精准, 既补先天之本,又顾后天之脾,完美契合了闽南湿热气候下人群的普遍健康需求,尤适合现代人久坐、熬夜导致的肾虚腰痛。其味美味可口,将药材的功效与食物的美味高度融合,使其得以频繁地出现在家常餐桌上,成为一种行之有效且易于坚持的预防保健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碗汤,更是闽南人生活中一种关于健康、传统和温情的独特味道,是闽南人“药食同源”养生智慧和家庭关爱文化的具体体现。

医生建议:患者在食用前咨询专业意见,结合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避免盲目进补。

  

来   源 | 药学部

编   辑 | 苏   宇

校   对 | 何   丹

审   核 | 陈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