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推荐的“北沙参枸杞粥”,正是在经典滋阴方基础上,巧妙融合理气之品。方中北沙参:《本草从新》专载其“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肺痿”。其性味甘凉,功善滋养肺胃之阴,清解秋燥,是治疗秋燥咳嗽、阴虚口干的要药。枸杞子:《本草纲目》赞誉其“补肾生精,养肝……明目”,称其为“平补之药”。其色红入血,能养血明目,与沙参配伍,共奏“金水相生”(即肺肾同治)之妙。玫瑰花:《食物本草》记载其“主利肺脾,益肝胆,辟邪恶之气”。其芳香行气,解郁散结,能缓和秋日悲愁情绪,并醒脾助运,防止滋腻。陈皮:《本草纲目》言其“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其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能平衡全方,使滋补不留滞。此粥融合了历代医家“滋阴润燥”、“培土生金”(健脾益肺)、“芳香醒脾”的智慧,是古法新用的典范,亦是一道应时、应景、又应身的白露养生佳品。

北沙参枸杞粥
食材:北沙参20克,枸杞15克,玫瑰花(干品)3克,陈皮3克,百合(干品)1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北沙参、陈皮冷水浸泡20分钟,煮沸后小火煎25分钟取汁。药汁与粳米一同煮粥,米开花时加入枸杞、百合、冰糖再煮10分钟。关火前3分钟撒入玫瑰花搅匀即可。功效:滋阴润燥,养血明目、理气和胃。
适用人群:
1.秋燥不适者:口鼻干燥、咽喉干痛、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的人群。
2.阴虚体质者:平素易手足心热、夜间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的阴虚体质者,可作为日常调养。
3.用眼过度者:适合长期面对电脑、手机,感到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的上班族和学生。
4.情绪欠佳者:秋季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悲秋”)、胸胁胀闷者,玫瑰花能有效疏解郁结。
注意事项:
1.忌用于风寒咳嗽:若因感受风寒导致咳嗽声重、痰多色白清稀、伴有怕冷发烧者,不宜食用,以免滋阴留邪,加重病情。
2.慎用于脾胃虚寒:平素脾胃虚弱、容易腹泻、大便长期稀溏者。
3.孕妇慎用:孕妇作为特殊人群,食用任何药膳前建议咨询医师意见。
4.食用频率:保健养生,建议每周食用2-3次,不宜过量。
医生建议:
患者在食用前咨询专业意见,结合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避免盲目进补。
药师点评(林汉钦 副主任中药师)
北沙参枸杞粥之所以堪称白露节气的“药膳佳品”,在于其精准地实现了三大功效的完美平衡:
一是润燥而不寒凉:白露之燥已带凉意,是为“凉燥”。方中北沙参、百合滋阴润肺,但性质相对平和,避免了过于寒凉而损伤初秋稚弱的脾胃。同时佐以陈皮的温性,既制约了凉性,又防止了滋腻,使得润燥之力温和而持久,正合“温润”除凉燥之意。
二是滋补而不壅滞:夏季人们多食生冷,脾胃功能普遍偏弱。此粥以粳米粥为底,本身就是最和胃的“补品”。加入玫瑰花、陈皮这两味“开路先锋”,先行理气解郁、醒脾开胃,再投入沙参、枸杞等滋补之品,确保了补力能被高效吸收,补得进,化得开,为秋冬进补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养身亦养心:“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季情绪易低落。玫瑰花的馥郁香气,不仅能增进食欲,更能舒畅情志,一扫“悲秋”之郁,实现身心同调。
总结而言,这碗粥绝非简单的食材堆砌,它深刻体现了中医“因时制宜”的养生哲学。它就像一位体贴的友人,既为您驱散秋燥,又默默呵护着您的脾胃,更用一缕花香宽慰您的心情,是白露时节不可多得的养生至味。
来 源 | 药学部
编 辑 | 苏 宇
校 对 | 何 丹
审 核 | 陈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