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运行的法则,也是中医养生智慧的根基。步入深秋,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冬日的临近。此时寒气渐深,秋燥尤为明显,且性质已从初秋的“温燥”转向以“凉燥”为主。人体最易感受到的,便是口干却不欲多饮、皮肤干痒、干咳少痰,并伴有怕冷、微觉头痛等凉燥袭肺之象。与此同时,身体内部也在经历季节的转换。脾胃需从夏季的冷食冷饮中调整过来,迎接秋冬的温补滋养。因此,霜降时节的养生,重在两大要务:一是抵御“凉燥”,二是强健脾胃,为冬季的“封藏”储备充足能量。正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抗病能力与冬季的精气储备。此时,一碗温热润泽、健脾养胃的药膳粥,便是顺应天时、滋养身心的上佳之选。
本周推荐的“红枣莲子银杏粥”,正是为此量身定制。粥品中的百合、冰糖专攻“润肺”,有效缓解呼吸道与肌肤的干燥;而红枣、粳米的温性特质,配合粥品本身的热食特性,恰能温和抵御外寒,完美契合中医“凉者温之,燥者润之”的调理原则。此外,方中莲子、红枣、粳米皆为健脾和胃的佼佼者,能协同强化脾胃功能。此粥集多种平和食材于一锅,滋味甘美,功效协同,堪称霜降时节为您安然度秋、迎接寒冬的理想养生佳品。

红枣莲子银杏粥
食材:百合30克,红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稠时加入冰糖。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适用人群:
1.秋季感觉口干舌燥、鼻咽干燥、皮肤干涩者。
2.因秋燥引发干咳无痰或少痰的人群。
3.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夏秋之交易腹泻者。
4.长期熬夜、思虑过度,耗伤心脾阴血,导致心神不宁、睡眠不佳者。
5.健康人群亦可作为霜降时节的预防性养生膳食。
使用注意事项:
1.生白果有毒,不可生食! 本方使用的是去壳、去芯的熟白果。成人一次食用量不宜过多(本方15粒为安全量),儿童、孕妇应慎食或减量,并需在成人监护下食用。
2.莲子先煮:莲子质地紧实,不易煮烂,故需先煮片刻,再下其他食材,方能保证粥成时所有食材软糯适中。
3.糖分控制:冰糖用量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加糖,或可使用代糖。
4.体质偏颇者:本方偏于滋润,因此体内湿气壅盛(表现为舌苔厚腻、大便粘腻)或正患感冒发烧者,应暂缓食用。
医生建议:患者在食用前咨询专业意见,结合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避免盲目进补。
药师点评

林汉钦 副主任药师
一碗看似家常的红枣莲子银杏粥,实则是中医食疗智慧的精致体现,其背后蕴含着“君臣佐使,润养合一”的经典配伍逻辑,共同服务于“养阴润肺,健脾和胃”的核心目标。
本方以百合和莲子为君药,承担核心调理作用。其中百合,味甘微寒,质润入肺,是养阴润肺的佼佼者,能有效缓解秋燥引发的干咳与咽喉不适;莲子,味甘涩而性平,功擅健脾止泻,养心安神。二者协同,一者润肺,一者健脾,共同巩固人体后天之本。红枣与银杏(白果) 为臣药,起到辅助与增强之效。红枣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其温性可中和百合的微寒,使粥方整体趋于平和,并增益健脾之效。银杏则能敛肺定喘,辅助百合强化润肺平喘之功,其收涩之性亦有助固护津液。粳米与冰糖则为佐使,扮演调和与引导的角色。粳米作为粥底,最能补益中气、顾护脾胃,并能承载药力,使滋补温和而持久。冰糖不仅能调和口感,其和胃润肺之效更能增强全方的润燥之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结而言,此方结构严谨:以百合、莲子为君,润肺健脾;以红枣、银杏为臣,益气定喘;以粳米、冰糖为佐使,调和诸药,顾护脾胃。诸味相合,共奏养阴润肺以御燥邪,健脾和胃以强根本之功。此粥品不仅性味平和、安全有效,而且滋味可口——红枣与冰糖带来天然甘甜,莲子与百合质地软糯,银杏微苦而后回甘,口感层次丰富,老少咸宜,堪称一道极为出色的“药食同源”保健膳方。
来 源 | 药学部
编 辑 | 苏 宇
校 对 | 何 丹
审 核 | 陈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