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一种悲伤叫做:事业不突出,成绩不突出,但腰椎间盘特别突出。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坐着工作、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众多“久坐族”深受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的腰腿痛等症状的困扰。今天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一下腰椎间盘突出症,记住一些简单、有效的预防保健知识。
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有很多综合因素,其中的基本因素是腰椎间盘髓核脱水退行性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诱因会造成我们突出,较常见的有:腰部过度负荷,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举重运动,比如煤矿工人;腹内压力突然增加,比如剧烈咳嗽、打喷嚏、屏气、便秘等;脊柱畸形或者脊柱生理曲度改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长期姿势不当;过度肥胖使腰椎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妊娠使腰椎过度前驱,腰椎间盘脱出的可能性增加;职业因素,如开拖拉机的驾驶员和长期开车的司机;受寒、潮湿、吸烟、糖尿病、遗传因素……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约⅓的腰椎间盘突出者是无腰腿痛等症状,只有10%-15%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的。CT、MRI等报告的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只是影像学报告,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程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发生炎症反应,刺激周围肌肉和神经,导致人体出现腰腿痛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症状有腰部胀痛、下肢放射样痛(坐骨神经痛);有的久走小腿痛、休息后疼痛缓解或消失(间歇性陂性);也有的人出现下肢麻木、发凉;有的男性还会出现性功能障碍……
保守治疗
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让症状长期缓解。因此,保守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案。
1、卧硬板床休息
方法简单有效,症状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
2、药物治疗
包括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神经营养药等西药,辨证施治的中药方剂予内服外用。
3、运动疗法
目的在于提高腰背肌肉张力、增强韧带弹性、减少结缔组织粘连。常用的锻炼方法有: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四点式支撑法、飞燕式。
4、系统综合理疗
针对个体化病情,通过牵引、针灸、推拿、物理治疗等优化组合的系统综合理疗,改善局部微循环、松弛痉挛的肌肉、松解组织粘连、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镇痛、消炎,促进腰部及患肢功能的恢复。
什么情况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影响日常生活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二便功能障碍);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狭窄者。至于哪些情况适合手术和该选哪种手术方式,脊柱专科医生有深入的研究,请找我们来帮忙。
重在预防,学习护腰好姿势
1.搬重物的姿势
千万不要直接弯腰搬重物,正确的姿势是:先屈膝、屈髋,再用双手持物,伸膝、伸髋,慢慢站立。
2.站姿
胸部挺起,腰背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足距离与双肩宽度相等。
3.坐姿
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应适当抬高电脑显示器,尽量不长期“伏案”工作。同时上身挺直,胸离开书桌10厘米,使胸背肌张力均衡,两腿平行自然放下,脚掌自然放置。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调整合适桌、椅高度,注意劳逸结合。
4.行姿
双目平视前方,颈正直,胸部自然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双臂下垂,双上臂自然摆动30°左右。
5.驾驶姿势
长期开车者因腰骶部震动,腰椎负荷增大和椎间盘内压增加,长期如此,可产生腰肌劳损,甚至椎间盘突出。依据生物力学原理,坐椅靠背应稳妥地依托住驾驶员腰部,靠背后倾角度以100°为宜。头部保持端正,肩部放平,背部挺直。
6.做家务的姿势
洗菜洗米洗衣服时,水盆要放到齐腰的高度,避免腰部过度屈曲,减少腰部负担。
扫地拖地时,拖把的把要足够长,避免过度弯腰,造成腰肌劳损。尽量避免长期、反复弯腰负重工作,相同负重下,弯腰工作时椎间盘的压力是站立时的2.7倍。
7.练好腰腹肌的姿势
人体腰椎的稳定性=5节腰椎椎体椎间盘结构连接起来的静态稳定结构+腰椎周围核心肌群组成的动态稳定结构。腰椎的核心肌群主要是由人体腰椎前方的腹肌和后方的腰背肌构成,
科学的核心肌群训练方法也有很多种,例如:游泳运动、仰卧起坐锻炼腹肌,飞燕式、五点支撑法锻炼腰背肌、近年来流行的平板撑(Plank)也是锻炼腰腹肌的一种好姿势。
小结
1、腰痛并不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2、系统规范的保守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需要脊柱专科医生结合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来做出,怀疑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咨询您信任的脊柱外科专科医生会是最好的选择;
4、合理的工作、生活习惯、科学的锻炼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