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您了解多少?
2019年6月,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份题为《1990-2017 年中国及其各省份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系统分析》的研究报告,揭示中国最大的健康风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和户外空气污染,中国人过早死亡的五大主要原因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肝癌。其中癌症就占了两项,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类疾病。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即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每分钟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近10多年来,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发病率前10位恶性肿瘤按顺序分别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内膜癌、脑癌、胰腺癌。其中肺癌是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
癌症的三级预防
癌症确实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但是癌症也是一个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癌症可以预防,1/3癌症如果早期诊断可以治愈,1/3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并提出了癌症的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即为病因预防,基本原则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二级预防是指对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癌症筛查及健康体检是有效手段。
三级预防是指对已经患了肿瘤的病人进行合理的治疗及康复,提高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
一级预防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以及缺乏锻炼。多项调查研究已证实:①1/3的癌症与吸烟有关,特别是肺癌,约80%的发病与吸烟相关。吸烟不仅危害本人的健康,而且危及周围不吸烟人群的健康。因此控制吸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②酒精会增加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口腔和咽喉癌症、食管癌、胃癌等癌症发生风险,饮酒越多危害越大③缺乏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且长期不运动还会导致肥胖,增加患癌的危险。
2.合理膳食
有调查研究证实30%~35%的肿瘤发生与饮食有关。酸菜中含有的亚硝铵及其前体物,霉变的花生、玉米、谷物被黄曲霉素污染,熏制食物中的多环芳羟,都是确定的致癌物质。乳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等的发生与饮食中缺乏纤维有关。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了癌症发生的危险。因此,多进低脂肪、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限制油炸、烟熏、腌制食物,不吃霉变的食物。
3.加强职业防护和环境保护
职业相关的致癌因素是指人们在工作场所接触的化学物质、金属、粉尘、纤维等致癌物质,由于工作中防护不当增加了患癌的危险。肺癌的发生与石棉、无机砷、铬、镍、煤焦油及电离辐射有关,血液病的发生与苯有关,而石油化学工业、橡胶工业、各种染料都含有苯。另外,生产作业中含致癌物质的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造成的污染也增加了一些癌症发生的危险。加强防护措施、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4.控制感染
宫颈癌的发生与早婚、早产、多产以及性生活混乱有关,而人类乳头状病毒,疱疹病毒已证实为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如有以上相关感染应及早治疗。
二级预防
癌症的筛查和健康体检最重要的手段,针对不同种类癌症的筛查,需要有针对地做不同项目的检查,才能做到有效防癌。
1、肺癌筛查:
一般认为患肺癌的高危人群是:男性,45岁以上,吸烟指数>400(吸烟支数/天×吸烟年数),有肿瘤家族史。对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积极意义。而X 光片分辨率低,检出肺癌率较低,对于小于1cm的小结节,更是几乎没有检出效果。专家建议: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CT,更推荐用低剂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几个肿瘤生物标记物,如NSE、CEA、CY21-1、SCC,检出率可以到 90% 以上。
2、乳腺癌筛查:
有些人认为 CT 是万能的,其实并非如此。当CT用于乳腺癌检测时,存在灵敏度不高、对乳腺的特异性也不强的劣势。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会用红外线检测乳腺情况,这个也不推荐,因为红外线检测不是按国际标准,机器的性能差、灵敏度低、误差大,一般是依靠医生的主观判断。专家建议: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岁开始,但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纪提到40岁之前,首先建议通过乳腺钼靶来判断,而同时乳腺超声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3、宫颈癌筛查:
很多人一说检查宫颈癌,首先想到的是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其实HPV是对病因的检查。真正有效检查宫颈癌的是TCT检查,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其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4、前列腺癌筛查:
早期前列腺癌通过泌尿系彩超往往发现不了,筛查前列腺癌,最好的检查就是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只要抽血就能查,筛查方便。
5、食管癌筛查:
推荐对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内镜检查,如内镜下没有发现可疑病灶,则定期随访;如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则进行活检病理,根据不同的病理结果采取相应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比如轻度异型增生建议3年随访一次。
6、胃癌筛查:
胃癌高危人群可考虑直接进行胃镜筛查。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后续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7、结直肠癌筛查:
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是肠镜检查。很多人出现大便形状改变、性状改变、腹痛等症状,却因为怕做肠镜而失去了早期发现肠癌的机会。
8、肝癌筛查:
很多人体检时都会选择做腹部B超,以为这样可以查出肝部问题,其实很容易漏诊。专家建议:高危人群(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年龄40岁以上,建议考虑每半年筛查一次,国内多数专家建议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发现异常进一步考虑 CT 或磁共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