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1分钟,流汗2小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夏天炎热季节最真实的写真。防暑降温,是夏季的重头戏。近几十年来,人们防暑降温的工具历经了几次大变革,比如,从手执扇,到电风扇,再到空调,空调早已经成为大家避暑最重要的家电,可谓是家家必不可缺。
然而,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用手执扇和风扇防暑降温的年代,感冒发烧的病人,并不会很多,为什么在空调泛滥的年代里,夏季发热病人却与日俱增?空调,在理论上是比手执扇和电风扇更好的防暑降温的工具,但为什么空调使用越广泛越日常化,反而越增加夏季发热病人的发病率呢?
在这里,我们需要简单区分两个概念——感冒和中暑。先说中暑,很多人说到夏季发热,就认为是中暑,简单说,中暑是在闷热环境中大量流汗导致发热,感冒,是感受寒凉,不能流汗散热导致的。二者的区别,可以简单地在分辨病因基础上视出汗情况进行辨别。中暑也是有分别的,理论上分为阳暑、阴暑和湿暑,湿暑,比较扯淡,因为暑邪本就常夹湿气,不管是夹杂湿热还是湿浊,都可以归属到阳暑阴暑范畴。阳暑,明显就是暴晒闷热导致大量流汗的病证,阴暑呢,是在夏季乘凉饮冷导致的病证,其实,就是夏季感冒。有人会说,我就是在户外暴晒流汗后发烧的呀,可是他忽略了他流汗后,为了乘凉,很快进到空调房里,然后,过了几个小时出现全身酸痛,发热等症状,这就是阴暑证,或者说是夏季感冒,或者说是空调病。所以,分清是中暑还是感冒,知道了病因病机,才能更好地开展治疗。
要肯定空调在夏季防暑降温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正确合理地使用空调,整个夏季都舒适,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则很可能会造成身体各种不适。怎样使用空调才正确和健康的呢?
1: 不要在室外长时间暴晒,不要长时间待在在闷热封闭空间里,大量流汗后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脱离暴晒或者闷热环境后,宜先到比原先环境略阴凉有微风的室内外环境中休息过渡,让身上的汗慢慢蒸发至肤温恢复正常后,再进入空调房中,总之,就是从相对热的环境到相对冷的环境中,是缓慢过渡的过程。原因是,热的环境中,全身毛孔都是张开的,流汗散热,如果这时候马上进到冰冷的环境中,肌肤毛孔迅速关闭,体内积蓄的热量还没完全散发出来,就被寒气固封,散发不出去,就会出现怕冷发热,全身酸痛,头痛等症状。
2:不要让通风口的冷风直接吹在身上,尤其是大汗淋漓时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风,大汗淋漓的时候,汗孔张开流汗散热,这时候吹冷风,寒性收引,寒气容易引起肌肤腠理紧缩,汗孔禁闭,甚至寒气还常常直中脏腑经络,引起各种身体不适。
3:避免长时间吹空调。一方面是学习工作需要,长时间待在室内,一方面是习惯于凉爽不流汗的生活工作状态,一方面担心晒黑晒伤,造成长时间躲在空调房内吹空调,缺少与大自然正常的交流。暑性升散,炎炎夏日,天地万物表现出发散的状态,比如人体,以出汗的形式来保持与大自然和谐的一面,如果长期待在空调房里,人体感受不到自然界的变化,人体的肌肤没有与自然界形成正常的交流,比如夏天不流汗或少流汗,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比如各种皮肤病。
4:注意颈部、膝关节、胸腹部等部位的保暖。颈部为阳经循行部位,膝关节肌肤菲薄,胸腹部阴气之所聚,内含五脏六腑,皆易受寒而导致经气不利,寒邪直中脏腑。所以,根据个人体质情况,吹空调时应当适当增加防寒衣物。
5:使用空调器时,空调温度不宜太低,一般控制在26℃左右为宜,室内比室外低3℃—5℃为佳。这是普遍的说法,然而,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某些阳虚体质,即使26℃,也会觉得毛骨悚然。而且,不应盲目追求凉爽,毕竟夏天就是夏天,夏天就必须正常排汗,以疏泄汗液为顺。
6:注意保持房间空气新鲜,定时给房间通风。开机时,应先把门窗打开一会,让空调风先把室内空气粉尘“清洗”一遍,开机数小时后关机,然后打开窗户将室内空气排出,使室外新鲜气体进入,以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交换。
7:室内不宜提早开空调冷却,也不宜快速冷却室温。如上述所言,从相对温热环境到相对寒冷环境,需要过渡,让机体慢慢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才不会生病。因此,不建议提早对室温进行预冷或者快速冷却,反而应该人进入室内后才打开空调,让室温缓慢下降,让机体逐渐适应温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