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门诊排班
门诊排班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
收起
oprate_icon_09.png
浅谈夏季养生
发布时间:2021-08-09 09:25
  

夏季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的这一段时间,其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夏季是比较特殊的季节,我们常常用“暑”简称之。

一、夏季气候特征

《黄帝内经》在描述夏天的节气特点时,写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意思是说,在夏天的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所以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气候炎热,生机勃勃,对于人来说,夏季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

二、夏季人体特点

阳气外发,伏阴内,气血运行旺盛,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汗液排出,通过出汗的方式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

三、夏季常见病防治

《理虚元鉴》曰:“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这点符合《黄帝内经》里“春夏养阳”的观点,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1、暑病防治气是夏季的主气,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暑气为侵入人体,可见口渴引饮、口唇干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等症。如果不及时救治,必然将耗伤元气,此时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由此可见暑邪侵犯人体,其祸不小

合理避暑非常重要。首要,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冷过夜,或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或饮冷无度,均可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因此,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空调房的温度不宜过低,不过度进食生冷食物

2、湿病防治:暑常夹湿,湿为长夏之主气,在我国南方,暑季炎热多雨。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因外伤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或每日洗浴多次,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湿邪亦好伤脾阳,导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

长夏时节由于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长毛,人也会感到不适。若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了霉烂变质的食品,就会引起胃肠炎,甚至导致中毒。

注意预防暑季湿邪侵袭是很重要的。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长夏的饮食原则易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也就是说,长夏的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大寒凉。

为防止湿邪侵袭,在居住环境上就要切忌潮湿“湿伤肉”,即感受湿邪,易损伤人体肌肉筋骨,导致各种关节炎的发生

《黄帝内经》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下,指人体下部。意谓湿邪伤人往往从人体下部开始,这是因为湿邪的形成往往与地的湿气上蒸有关。故湿邪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如常见的脚气,下肢溃疡,妇女带下等。因此,居住环境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隔热。

3、空调病的防治所谓空调病(冷气病),是指由于人们久处冷气设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空调病其实就是夏季的风寒感冒病。在生活中要谨防冷气病的发生。室内外的温差不宜太大,以不超过5摄氏度为好。室内温度不少于25摄氏度。入睡时,最好关上冷气机;冷气房里不要长期关闭,有条件时要常使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当在室内感觉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若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长期呆在冷气环境里,患有关节痛的人亦不要老在冷气环境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