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案
发布时间:2022-05-11 10:26
【病案名称】胃痞案
【姓名】杨某某
【性别】男
【首次就诊日期】2022.05.09
【主诉】胃脘痞闷5天余。
【现病史(刻下症)】患者平素饮食不节,肢体倦怠,少气懒言,5天前于餐后,开始出现脘腹痞闷不适,按之柔软,压之不痛,经休息后症状未见改善,遂至门诊就诊,现症见脘腹痞闷,胸膈胀满,伴肢重体倦,头晕目眩,口淡不渴,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舌淡苔黄腻脉濡。
【辨证要点】胃脘痞闷,肢重体倦,舌淡苔黄腻脉濡。
【中医诊断】胃痞病(脾虚气滞证)
【治则治法】虚者补之,实则泻之。治以补脾益气,理气化痰,佐以利湿清热。
【中医治疗方案】香砂六君子加减:法半夏10g,黄连6g,黄芩10g 紫苏梗12g,佛手12g,党参15g,茯苓15g,茵陈20g,甘草6g,木香6g,六神曲10g,厚朴10g,麸炒白术10g。
中药,温水400ml煎服,一日两次,5副。
【按语】脾虚气滞,故见脘腹痞闷,少气懒言,大便稀溏;痰湿内蕴,则见头晕目眩,肢重体倦等症;治以补脾益气,理气化痰为法。方中以党参益气健脾,补中养胃为君,臣以白术健脾燥湿,佐以茯苓渗湿健脾,佛手、木香芳香醒脾,理气止痛,半夏化痰湿,紫苏梗理气宽中,六神曲健脾消食,厚朴降气化滞,佐以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茵陈清热利湿,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扶脾治本,理气止痛,兼清热利湿,标本兼顾。
【关键词】胃痞病,脾虚气滞,香砂六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