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门诊排班
门诊排班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
收起
oprate_icon_09.png
心脏康复之中医篇
发布时间:2020-09-17 10:22
  中医药在心脏康复领域的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中医心脏康复不仅注重预防及防治传变,还关注各项生理指标及症状的改善,更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的恢复,彰显“中医重视生病的人”这一整体观念特点。中医具有很多独特、有效、便于操作的治疗方法,如中药疗法,在正规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这些方法,可以提高疗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中药疗法

在中医理论中,心脏康复阶段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常见,需要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辨证选方用药。

中医认为胸痹以心、脾、肾三脏的亏损为本,以气滞、血瘀、痰阻、寒凝为标。治疗常以宽胸理气、活血化瘀、化痰泄浊、温通心脉为原则。中医认为,气和血是相互资生、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心肌梗死患者多为本虚标实,也就是说本质是虚,实质是瘀。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对心肌梗死患者开展益气活血的治疗可以减少病死率、并发症,改善心功能及远期预后。具有心梗倾向的患者,坚持服用相应西药的同时,建议坚持到正规中医师处就诊,辨证论治服用饮片(汤药)或中成药。以下证型和方药可供参考。

 

图片33.png 

举例舌苔

胸部刺痛,部位固定,伴有胸闷,可因情绪变化、劳累等原因加重的,舌质紫黯,脉沉涩的患者,属于心血瘀阻类型,可选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生地黄、赤芍、枳壳、牛膝、柴胡、当归、川芎、桃仁、桔梗、甘草、红花),中成药可选血府逐瘀片或血府逐瘀胶囊。

胸闷胸痛,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四肢冷,舌苔白腻,脉沉紧,属于寒凝心脉型,可选用当归四逆汤通阳散寒(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甘草、通 草、大枣)。

胸闷而痰多气短,形体肥胖,乏力,大便稀薄,舌苔腻,脉滑,属于痰浊闭阻,可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半夏、白酒)合涤痰汤(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加减化痰通阳。

心痛胸闷,心慌,心烦失眠,头晕目眩,耳鸣,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属心肾阴虚,可选用左归饮加味滋阴补肾(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山药、茯苓、甘草),中成药可选左归丸。

胸闷隐痛,时发时止,心慌气短,乏力懒言,易出汗,头晕目眩,舌有齿痕,脉细无力,属气阴两虚,可选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合人参养荣汤(人参、当归、白芍、熟地黄、肉桂、黄芪、白术、茯苓、五味子、远志、陈皮、甘草)加减益气养阴,中成药可选择生脉口服液。

还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怕冷乏力、遇冷则发等阳虚血瘀的表现,尤其是一些康复阶段的心脏重症患者或各类心脏手术后的患者,这样的情况更为常见,此时可选用颜氏温阳活血方(附子、生蒲黄、枳壳、桔梗、当归、赤芍、白芍、炙甘草)达到温阳活血,助力心脏康复的目的。

此外,心肌梗死患者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时可使用松龄血脉康胶囊、血脂康胶囊、芪参益气滴丸等中成药。在并发症防治方面,使用芪苈强心胶囊、芪参益气滴丸、稳心颗粒等药都有较好的效果。

图片34.jpg